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人工智能SaaS(软件运营服务)企业沛星互动科技(Appier)宣布收购巴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公司AdCreative.ai。Appier是专注于广告科技与营销科技的创新公司,自2018年以来已完成五次重大收购,本次交易也是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步骤。
Appier共同创办人暨CEO 游直翰博士认为本次收购"时机极具战略意义"。他指出,在营销行业加速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当下,AdCreative.ai恰好与Appier在规模化数据驱动创意生成领域形成互补。
拥有哈佛与斯坦福学术背景,游直翰深耕人工智能领域逾二十载。2012年,他创立Appier的初衷是"让人工智能民主化"——通过将智能技术植入软件,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在他的带领下,Appier从初创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并于2021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2年获批成为主板上市公司。
Campaign 专访人工智能专家游直翰,解读本次收购对Appier战略布局的深层意义,以及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营销行业的未来。
Campaign: Appier为何选择此时收购AdCreative.ai?这笔交易将如何提升Appier在全球营销科技领域,特别是亚太市场的竞争力?
游直翰: AdCreative.ai解决了创意规模化生产的核心痛点——能够快速精准生成高效广告内容。这一平台依托每年分析超过3亿条广告的专有数据库,让营销人员在保证质量、品牌调性和受众相关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内容产出效率。它将创意生产从瓶颈变为增长引擎,完美融合数据、速度与策略执行。对我们而言,这不仅关乎功能拓展,更是为了在东京、首尔、台北、新加坡、伦敦、巴黎和纽约等重点市场,打造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本次收购如何彰显Appier长期愿景?又如何助推其实现引领人工智能营销新浪潮的目标?这一战略举措的背后,究竟是技术协同效应、市场机遇还是客户需求主导?
此次收购完美融合了三大动力——技术协同效应、市场机遇与客户需求,标志着我们赋能客户做出更智能、更具影响力的营销决策的战略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距离实现"通过智能软件实现人工智能普及"的愿景更近一步,同时践行"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客户投资回报"的使命。
通过整合AdCreative.ai,我们实现了营销最后一公里的完美闭环:即创意生成。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现代营销团队的基础,本次收购让我们能够打造预见这一变革的整合平台——将AdCreative.ai的创意智能与Appier的预测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进行整合。最终构建起一个更统一、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帮助品牌大规模产出更快更智能,而且更具意义和效果导向的内容。
客户使用AdCreative.ai的实际效果如何?
成效已经不言自明。以哈根达斯为例,品牌借助AdCreative.ai实现了多市场创意内容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严格遵循品牌规范。通过将其广告数据与AdCreative.ai的海量数据库对接,哈根达斯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实现了点击率提升21%——这对用户参与度和投资回报率产生了直接影响。
再看法国巴黎银行的案例。面对高度监管市场中规模与合规的双重挑战,法国巴黎银行运用AdCreative.ai的预测性人工智能功能,实现了广告内容的实时自动优化。最终点击率提升17%——在欧洲和亚洲市场均取得显著成效。
Appier完成收购之后有何新动向?是否计划进一步拓展市场或增强技术实力?
随着AdCreative.ai正式加入Appier,我们正着力实现跨地域、跨业务线的战略性与可持续性拓展。在地域布局上,我们将重点深耕欧美市场——AdCreative.ai在这些区域已建立优势地位——同时积极开拓其他高增长市场的新机遇。这些地区对人工智能营销的需求正在激增,而我们在亚太的成功经验亦将作为重要的基石。
在技术发展领域,我们的视野已超越静态创意生成,正朝着互动体验、可玩广告等更丰富的形式迈进。与此同时,AdCreative.ai将成为连接我们广告云(Ad Cloud)、个性化云(Personalisation Cloud)和数据云(Data Cloud)的创意桥梁,借此打造一个完全整合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营销平台。
Appier虽植根亚洲,却心怀全球视野。作为一家源自亚洲企业,Appier如何平衡本地与国际思维?
我们源自亚洲——这正是优势所在。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洞察复杂多元、快速演变市场的独特能力。自创立之初,我们的技术就为跨地域、跨行业、跨需求而设计。如今,我们已发展为业务覆盖17个城市、服务超1800家客户的全球企业。我们的理念是:立足本土智慧,践行全球视野。实践证明,立足一方水土,亦可胸怀天下,运筹全球。
随着创意与效果营销的融合,您认为CMO和创意高管的角色将如何演变?
营销领导力正在被重新定义。CMO不仅仅是品牌守护者——更要承担商业建筑师的角色。创意高管则必须游走于叙事和数据科学之间。这种融合催生了新的能力和数据要求:如今的营销高管既要驾驭天马行空的创意,又要精通快速迭代的优化方案。Appier的角色正是通过技术赋能这场变革——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再将洞察迅速规模化实现转化,并且坚持不影响创意品质。这既是对速度与规模的平衡,更是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
从台湾市场到大中华区,再到更广泛的区域市场,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创意与媒体行业格局?
市场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日本市场最看重精准度与合规性;大中华区追求的是速度与规模;而台湾则拥有一个技术敏锐度极高、积极拥抱新一代解决方案的生态体系。我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显著提升了品牌公信力——尤其对企业客户而言。这确立了Appier作为兼具韧性、可靠性与前瞻性的企业形象,为我们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那些希望在2025年甚至未来引领人工智能新浪潮的亚洲品牌与代理商决策者,您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首先必须认清:AI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切记,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无论是加速创意迭代、优化精准投放还是提升投资回报,建议从明确目标入手,再以人工智能驱动这些目标的实现。其次,要着眼于规模化建设而非短期捷径。人工智能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投资。选择的系统、合作伙伴与人才必须具备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能力。
最后,保持好奇心。创新永不停歇,最具前瞻性的决策者往往具备迅速试错、不断学习的特质。在亚洲这样高速变化的市场中,适应能力与远见卓识同样重要。
最后一个问题:展望人工智能营销的未来发展,最让您倍感振奋是什么?
我大学时初识人工智能便为之着迷,后来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深入研究。那时人工智能尚未成为一个产业,主要停留在学术领域。但是我始终相信,它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营销领域。如今,最令我振奋的是,人工智能不再止于自动化——它正在放大人类的创意。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创意思维,而是将其升华。它让团队行动更迅速、更具个性化、更深入,解锁过去难以企及的创意新可能。
展望未来,我们正迈向一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社会。真正的挑战也是机遇在于,探索人类如何在这个智能世界中持续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