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1天前

Appier CEO深度解读:营销下一站——从实时洞察到瞬时转化

在收购AdCreative.ai之后,Appier沛星互动科技首席执行官游直翰接受Campaign采访阐述公司"全栈式人工智能营销"战略蓝图,将这一体系融合生成式创意、预测性智能与全球化规模布局,同时揭示了这一战略将如何引领营销行业未来发展。

Chih-Han Yu, CEO at Appier and Alexandre Leciel, CEO at AdCreative.ai, an Appier group company
Chih-Han Yu, CEO at Appier and Alexandre Leciel, CEO at AdCreative.ai, an Appier group company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人工智能SaaS(软件运营服务)企业沛星互动科技(Appier)宣布收购巴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公司AdCreative.ai。Appier是专注于广告科技与营销科技的创新公司,自2018年以来已完成五次重大收购,本次交易也是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步骤。

Appier共同创办人暨CEO 游直翰博士认为本次收购"时机极具战略意义"。他指出,在营销行业加速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当下,AdCreative.ai恰好与Appier在规模化数据驱动创意生成领域形成互补。

拥有哈佛与斯坦福学术背景,游直翰深耕人工智能领域逾二十载。2012年,他创立Appier的初衷是"让人工智能民主化"——通过将智能技术植入软件,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在他的带领下,Appier从初创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并于2021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2年获批成为主板上市公司。

Campaign 专访人工智能专家游直翰,解读本次收购对Appier战略布局的深层意义,以及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营销行业的未来。

Campaign: Appier为何选择此时收购AdCreative.ai?这笔交易将如何提升Appier在全球营销科技领域,特别是亚太市场的竞争力?

游直翰: AdCreative.ai解决了创意规模化生产的核心痛点——能够快速精准生成高效广告内容。这一平台依托每年分析超过3亿条广告的专有数据库,让营销人员在保证质量、品牌调性和受众相关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内容产出效率。它将创意生产从瓶颈变为增长引擎,完美融合数据、速度与策略执行。对我们而言,这不仅关乎功能拓展,更是为了在东京、首尔、台北、新加坡、伦敦、巴黎和纽约等重点市场,打造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本次收购如何彰显Appier长期愿景?又如何助推其实现引领人工智能营销新浪潮的目标?这一战略举措的背后,究竟是技术协同效应、市场机遇还是客户需求主导?

此次收购完美融合了三大动力——技术协同效应、市场机遇与客户需求,标志着我们赋能客户做出更智能、更具影响力的营销决策的战略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距离实现"通过智能软件实现人工智能普及"的愿景更近一步,同时践行"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客户投资回报"的使命。

通过整合AdCreative.ai,我们实现了营销最后一公里的完美闭环:即创意生成。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现代营销团队的基础,本次收购让我们能够打造预见这一变革的整合平台——将AdCreative.ai的创意智能与Appier的预测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进行整合。最终构建起一个更统一、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帮助品牌大规模产出更快更智能,而且更具意义和效果导向的内容。

客户使用AdCreative.ai的实际效果如何?

成效已经不言自明。以哈根达斯为例,品牌借助AdCreative.ai实现了多市场创意内容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严格遵循品牌规范。通过将其广告数据与AdCreative.ai的海量数据库对接,哈根达斯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实现了点击率提升21%——这对用户参与度和投资回报率产生了直接影响。

再看法国巴黎银行的案例。面对高度监管市场中规模与合规的双重挑战,法国巴黎银行运用AdCreative.ai的预测性人工智能功能,实现了广告内容的实时自动优化。最终点击率提升17%——在欧洲和亚洲市场均取得显著成效。

Appier完成收购之后有何新动向?是否计划进一步拓展市场或增强技术实力?

随着AdCreative.ai正式加入Appier,我们正着力实现跨地域、跨业务线的战略性与可持续性拓展。在地域布局上,我们将重点深耕欧美市场——AdCreative.ai在这些区域已建立优势地位——同时积极开拓其他高增长市场的新机遇。这些地区对人工智能营销的需求正在激增,而我们在亚太的成功经验亦将作为重要的基石。

在技术发展领域,我们的视野已超越静态创意生成,正朝着互动体验、可玩广告等更丰富的形式迈进。与此同时,AdCreative.ai将成为连接我们广告云(Ad Cloud)、个性化云(Personalisation Cloud)和数据云(Data Cloud)的创意桥梁,借此打造一个完全整合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营销平台。

Appier虽植根亚洲,却心怀全球视野。作为一家源自亚洲企业,Appier如何平衡本地与国际思维?

我们源自亚洲——这正是优势所在。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洞察复杂多元、快速演变市场的独特能力。自创立之初,我们的技术就为跨地域、跨行业、跨需求而设计。如今,我们已发展为业务覆盖17个城市、服务超1800家客户的全球企业。我们的理念是:立足本土智慧,践行全球视野。实践证明,立足一方水土,亦可胸怀天下,运筹全球。

随着创意与效果营销的融合,您认为CMO和创意高管的角色将如何演变?

营销领导力正在被重新定义。CMO不仅仅是品牌守护者——更要承担商业建筑师的角色。创意高管则必须游走于叙事和数据科学之间。这种融合催生了新的能力和数据要求:如今的营销高管既要驾驭天马行空的创意,又要精通快速迭代的优化方案。Appier的角色正是通过技术赋能这场变革——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再将洞察迅速规模化实现转化,并且坚持不影响创意品质。这既是对速度与规模的平衡,更是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

从台湾市场到大中华区,再到更广泛的区域市场,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创意与媒体行业格局?

市场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日本市场最看重精准度与合规性;大中华区追求的是速度与规模;而台湾则拥有一个技术敏锐度极高、积极拥抱新一代解决方案的生态体系。我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显著提升了品牌公信力——尤其对企业客户而言。这确立了Appier作为兼具韧性、可靠性与前瞻性的企业形象,为我们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那些希望在2025年甚至未来引领人工智能新浪潮的亚洲品牌与代理商决策者,您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首先必须认清:AI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切记,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无论是加速创意迭代、优化精准投放还是提升投资回报,建议从明确目标入手,再以人工智能驱动这些目标的实现。其次,要着眼于规模化建设而非短期捷径。人工智能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投资。选择的系统、合作伙伴与人才必须具备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能力。

最后,保持好奇心。创新永不停歇,最具前瞻性的决策者往往具备迅速试错、不断学习的特质。在亚洲这样高速变化的市场中,适应能力与远见卓识同样重要。

最后一个问题:展望人工智能营销的未来发展,最让您倍感振奋是什么?

我大学时初识人工智能便为之着迷,后来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深入研究。那时人工智能尚未成为一个产业,主要停留在学术领域。但是我始终相信,它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营销领域。如今,最令我振奋的是,人工智能不再止于自动化——它正在放大人类的创意。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创意思维,而是将其升华。它让团队行动更迅速、更具个性化、更深入,解锁过去难以企及的创意新可能。

展望未来,我们正迈向一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社会。真正的挑战也是机遇在于,探索人类如何在这个智能世界中持续创造价值。

来源:
Campaign Asia

相关文章

刚刚发布

6小时前

Women Leading Change Awards 2025年度入围名单公布

2025年度 Women Leading Change 奖项入围名单公布。

1天前

微软50周年营销活动 另辟蹊径的怀旧风

本次全球营销战役由设计工作室Koto打造,贯穿数字媒介、实体场景与线下体验三大触点。

2025年4月16日

The Trade Desk 任命大中华区及韩国资深副总裁

Google大中华区代理商管理部前副总裁Stella Leung加盟The Trade Desk,出任大中华区及韩国资深副总裁。

2025年4月15日

传立中国赢得海信视像IP整合营销服务

传立媒体将负责2025年海信视像年度IP整合营销服务,为品牌打造从创意策划到全域传播的一体化营销解决方案。